血脂常规检查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干预的主要靶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对于已经罹患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为小于1.8mmol/L.,而对于发生过两次心梗或脑梗的患者,以及虽然发作过一次心梗,脑梗,但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既往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的患者,则评定为心血管疾病超高危的患者,对于这样的患者,对LDL-C的控制水平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控制在小于1.4mmol/L的低水平,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对于2年之内发生过2次或2次以上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来说,可考虑将LDL-C降至小于1.0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
今年62岁的吴大叔,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他觉得“人生在世,唯有吃喝。”平常最大的爱好就是挖掘美食,但在今年的体检中,吴大叔被查出血脂过高,医生建议他先控制一段时间的饮食、加强运动看看情况。这可把吴大叔难住了,让他控制饮食、运动还不如杀了他。
血脂异常,特别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形成斑块的基础风险因素,而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积极控制血脂水平,特别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他汀治疗,特别是在复查了血脂指标以后,不少人开始担忧:明明化验单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是“<3.4mmol/L”,可我的却降到了2.x mmol/L甚至1.x mmol/L,这会不会太低了?
要特别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指标的升高直接影响到血管硬化,尤其是已经有血管斑块的人,这个指标一定要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标分为以下3种情况。1.健康人群应低于3.31mmol/L。2.高危人群应低于2.6mmol/L。
胆固醇在血液中会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几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 建议:大多数人和冠心病中低风险人群:“坏胆固醇” < 3.4毫摩尔/升;
参考文献:Liu H, Li J, Liu F, Huang K, Cao J, Chen S, Li H, Shen C, Hu D, Huang J, Lu X, Gu 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levels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rans-ancestry linear and non-linea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Eur J Prev Cardiol. 2023 Apr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