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近日,教育部在官网答复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一则建议。该建议提出,“把体育学科由副科变主科,免费发放小学体育课本”。对此,教育部表示,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科目,没有主次之分。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时代催促,“全员体育老师”的诞生(下)(小标题)缓解“体育老师缺编”的难题2022年7月,根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提供的数据,按照体育学科占总课程比例11%和体育教师每周课时15节计算,体育教师缺编约12万人,尤其是乡村小学、初中和教学点,体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建议,对学龄前儿童运动类课程和课外运动培训内容出台指导性意见,提升体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权重,让每个孩子接触并熟悉2至3个运动项目,帮助孩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近日,教育部网站就“关于把体育学科由副科变主科,免费发放小学体育课本的建议”作出答复。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规定“体育与健康”的九年总课时占比是10%-11%,高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芬兰、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体现了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高度重视。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数据可以看出,与2001年版、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占比虽是10%-11%,但课时数并未增加——20年来一直是每周小学1至2年级4节体育课,3年级至初三3节体育课。
25.新课程方案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达到10%—11%,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三大“主科”。一线教师如何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关注课程内容选择与实施,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从而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施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课标各科目安排及九年总课时比例中,体育与健康以10%—11%的占比,超越了占比6%—8%的外语。
作者:熊丙奇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指出,学校可根据工作实际,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参与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
新华社深圳12月5日电(记者赵紫羽、王浩明)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为何要给体育课时设立刚性约束?“每天一节体育课”会不会太多了?学生的校外运动时长又该如何保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宁波市学生体育美育“一生一技”“一生一艺”行动方案》,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