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童年:一个家庭的破碎与重圆“互联网能再创奇迹吗?”——2010年,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则求助,将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推向了公众视野。这背后,是一个父亲三年寻子的漫漫长路,一个家庭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反复挣扎的故事。
前言2011年2月2日,江苏邳州,一位父亲在人群中焦急地搜寻着。三年了,1050个日夜,他从未放弃寻找被拐走的儿子。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那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猛地抬头,眼神交汇的一瞬间,父子俩都愣住了。“爸爸!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2022年,一个小女孩认出父亲雕塑并亲吻的视频,让人动容。视频中雕塑的主人公名为张晓林,亲吻他的则是他三岁多的女儿,张晓林曾在大凉山牵头修建三十多所学校。
小男孩凭采核酸手法,认出“大白”妈妈。孩子爸爸杨先生表示,孩子妈妈是医护人员,负责他们小区的核酸采集,当天爸爸带着孩子来做核酸,男孩迅速地认出来了最右边的医护人员是妈妈,他有些得意地说:“不用看名字,只看手法我就知道是妈妈。”
2008年,深圳一男子年仅三岁的儿子被人贩子拐走,从此他踏上了寻找儿子的艰辛路程,事实证明,他是受到命运眷顾的。在2011年,该男子顺利找到了自己丢失三年的儿子,而且他的儿子也并没有忘记他,一个六岁的孩子眼含热泪的认出了自己的亲生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