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不是哈萨克族,冬不拉才是哈萨克族”。何冷别克·热衣扎别克从小的梦想是成为一位冬不拉手,现在他更想成为一位音乐家。他的作品歌颂家乡新疆之美,也充满对亲人朋友的爱。今天外国小哥卫宇达要拜何冷别克为师,学弹一首冬不拉曲子,他能学会吗?
千人同奏冬不拉云南网讯(记者 曹璐)22日,新疆托里县生态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托里第三届“冬不拉”文化节在这里举行。“塔城的山花开了”大型网络文化活动的记者们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了千人同奏冬不拉的壮观场面。
2016年5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十个民族的千名群众在生态园,共同进行“冬不拉”演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据悉,该县共有七千多人会弹奏“冬不拉”,平均七人中就有一人会弹奏,目前正在申请中国民俗文化之乡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之乡。
为了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艺术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对热爱冬不拉的居民以及阿肯阿依特斯、铁尔麦、民歌非遗传承人搭建学习平台,让广大冬不拉爱好者掌握哈萨克族传统民间乐器冬不拉的弹奏方法,2020年6月22日下午,为期15天的百人冬不拉第一期培训班在县文化体育中心开班,来自全县20余名冬不拉爱好者参加培训。
新疆塔城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塔城市素有“五弦之都,千泉之城,百桥之市”之誉红楼博物馆新疆唯一的达斡尔族乡就在塔城市阿西尔乡多民族的风俗服饰饮食等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塔城独有的多元化民俗风情被誉为新疆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红楼博物馆塔城新疆西北边陲一座边境口岸城市这里天蓝云白水清草绿花艳这
董宇辉新疆行:在直播间弹冬不拉和喊麦的阿勒泰女子出圈了。董宇辉新疆行太精彩了,除了有各种各样的新疆美食,景色宜人的草原,还有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表演。其中,董宇辉一行人在草原石城直播时,一阿勒泰女子分别弹拉带吹了4种乐器,乐声浑厚悠扬,让人百听不厌。
哈萨克民族的乐器叫“冬不拉”,两根弦,几乎人人都爱弹,人人都会弹,是哈萨克人心灵的伙伴,这源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有一对相爱的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女的喜欢唱歌,男的制作了冬不拉为心爱的姑娘弹奏,他们常在一起边唱边弹,歌声婉转,琴声悠扬,花儿听了点头笑,鸟儿听了忘飞翔。
喀什古城高台民居户外广场,一首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奏响,一时间梦回千年。作为上海文化润疆项目,10月3-8日,上海民族乐团携手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开展了《国乐咏中华》喀什行,沪疆两地演奏家共同奏响国乐之音。
冬不拉是新疆哈萨克族群众尤为喜爱的一种弹拨乐器。每当亲友聚会、节日欢庆、放牧休憩时,悠扬的冬不拉琴声就会响起。近年来,人民法庭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司法办案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喀拉玛盖镇,便设有一个以“冬不拉”命名的调解室。
11月30日下午,暖阳高照,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汀香园前坪热闹非凡。舞台上身着各族民族服装的学生载歌载舞、青春洋溢,舞台下师生们流连于各民族风俗文化的帐篷前饶有兴致的品尝民族特色美食、试穿体验民族乐器、学习礼仪文化、参观民宿建筑及民族手工艺品…
每年冬季,生活在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都会举行不同规格的传统运动会。方圆百里的哈萨克族群众身着色彩艳丽的传统民族服饰,汇聚在白雪皑皑的草原上,开展叼羊、赛马、马上拾银、摔跤等赛事,期间还穿插乐器演奏、弹唱、舞蹈等文艺节目,在增进情感的同时,使得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经久传承。
夏末秋初,上海财经大学“石榴情深,‘音’你而来”秋日草坪音乐节燃爆了!10月6日晚,音乐节在研究生新生的劲歌热舞中拉开序幕。来自11个民族的50余名学生,因音乐而来,相聚在同一个舞台,如同石榴籽一样紧密团聚,以饱含民族特色的乐曲,庆贺新中国成立74周年。
点击上方“平安天山”可订阅哦!投稿邮箱:2854183000@qq.com伴随悠扬的琴声,托里县第三届“冬不拉”文化节暨三十二届阿肯阿依特斯盛会及“塔城的山花开了”大型网络文化活动拉开了序幕。然而对于公安民警来说,却意味着又一次的忙碌、辛苦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