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暖仁心”公益项目联合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乔亚红、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九病区副主任孙玉梅、河南省胸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春雷三位爱心医生,发起线上义诊咨询活动,为农村地区困难老人提供问诊咨询服务。
自1月8日我国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政策导向抓好农村新冠疫情防控,医疗资源流向农村。解决农村老人用药就医难题,不让这类人群“老无所依”,是政策的指引方向,也是社会层面和基层医护人员正在努力,共同做好做全的重点工作。
中新网杭州12月16日电(张煜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乡村慢病老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到健康路上“一路都不能少”?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工作进展有关情况。
央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北京市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4.6%,达到12年来最高水平,位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首位。
在疫情防控的新阶段,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意义重大。沁源县沁河镇卫生院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相关决策部署,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努力,积极组织镇村两级医务人员下沉一线、守土尽责,深入推进老年群体健康服务工作,构筑起农村地区“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固防线。
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医药卫生事业的相对落后,人们在以德养生方面积累了许多科学认知和实践经验,现时代广大农村地区的许多长寿老人对此仍有继承弘扬,但除一些常见的个案性的宣传报道外,学界于此鲜有系统性的关注和研究。
地域宽广、人口庞大,但人均医疗资源有限的中国农村地区,面对可能到来的新冠感染高峰,应该怎么办?《新闻1+1》连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郭万申,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浩,共同关注:双节将至,农村如何应对新冠感染?
健康报推出系列评论,通过谈感受、议热点、话期盼,凝聚共识、增强信心、鼓舞干劲,推动全行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现新风貌,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健康根基。
我国农村老年群体的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与养老、贫困等问题交织,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农村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当前农村老年心理健康服务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农村老年心理健康服务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多种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