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离开学越来越近了,我区的大学生们也在陆续筹备开学的事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较于以往到大企业实习,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充当起家教老师,赚钱之余巩固了自身的学科知识,还能提升社会经验。然而,相较于高学历的高材生,大学生当家教要如何才能更获得认同呢?
这些年,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家庭教育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当代的家庭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态?大学生家教或许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一方面又是教育者,走进一个个陌生家庭,除了讲授课业,也是家庭教育的见证者,旁观了不同城市不同家庭面临的教育困境。
死亡,才是唯一的真相——叔本华今天和13岁的孩子探讨客观和真实,孩子说鲁迅先生说的“死亡是唯一的真相”。且不说“鲁迅先生说”这个导语的黑色幽默,就“死亡”这个话题,从一个13岁少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带给我的心头一颤,就足够沉默3秒了。
原标题:怎样跟孩子探讨人生价值?——读《哲学来了!》李小毛厌学、迷茫、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你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表现?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凯文曾经分享过他十几年的研究:现在的孩子很容易得上一种“空心病”。什么是“空心病”?
记者 / 陈锡逾、林璐阳、刘小问、戴心怡、巴音、王思佳高考最后一门交卷铃声的响起,代表着大多数人十二年艰辛历程的结束。高三生们就这样被推入了“后高考时代” 。之所以为它单独命名,是因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的地位被摆上至高无比的神坛。
孩子与游戏,这个长期萦绕在很多父母心头的家教难题,因为新冠疫情,在2020年变得更加棘手。大人24小时与孩子共处一室,既当家长又当家教,既管做饭又管学习,更要命的不止这些,还要和孩子斗智斗勇,以达到让他们少玩电子游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目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戴欣怡这些年,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家庭教育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只有送娃进了北大、哈佛的狼爸虎妈,才偶尔能进入大众视野。当代的家庭教育究竟是怎样一副生态?似乎谁也说不清,即便每天跟家长打交道的老师,往往也只能通过孩子的在校表现猜测一二。
文:杨柳君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晚上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书,《妈妈教我的人生课》。受益匪浅!待我们成年后会逐渐发现,人生的很多功课,很多学费,付出的很多代价其实与家教有关。智慧是几代人的传承,如此才能有“先见之明”的去避免人生中的不少陷阱。
孩子成绩上不去了,许多家长会不由自主的想到——给孩子找一个家教老师,给孩子补习一个月就能让成绩唰唰的提升上去!然后给孩子找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家教老师,可是都补习了两三个月了,成绩居然没怎么提高,这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