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胶、掐丝、铺砂……连日来,在运河区阳光残疾人服务中心,每天都有残疾人在这里学习掐丝珐琅这一非遗技艺。大家在老师或老学员指导下动手制作出一幅幅精致的掐丝珐琅作品。“目前,在这里接受免费培训的学员已有30多人。通过培训,多名学员已可以独立制作掐丝珐琅字、画。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为提升全省残疾人的就业、康复保障水平,江苏省政府连续多年将涉残事项纳入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度,江苏省政府再次将“改造提升100家综合性残疾人之家”和“规范提升100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纳入其中。
工作人员上门传授技术。刘颖供图近日,四川什邡市残联组织手工技能推广专员,将手工技术送到重度残疾人手中,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受众面,为助推残疾人就业再添新举措。什邡市湔氐镇永安村的80后小伙冷长军,因下肢瘫痪,日常很难离开家门,更难以通过就业改善生活质量。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残疾人就业创业创意大赛中,青山区的优秀残疾人代表曹建萍的“AI智能直播助残居家增收项目”荣获大赛优秀奖。曹建萍是青山区众多有志创新创业的残疾人的一个缩影。曹建萍从小就肢体残疾,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来源:【绿色中国】文/薛俊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在共富路上始终坚持“一个不掉队”“一个都不能少”的指导思想,多举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共富,推进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新增稳定就业残疾人数359名,完成率达128%。
在横州市“阳光助残基地”项目培训班上,广西福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为学员详细讲解甜玉米播种技术,台下学员听得认真,时不时动笔记录。“多亏了这次助残培训,我算是学到知识了,撒种子、育苗,还有怎么对付那些害虫和杂草,平日里没注意到的问题都在课堂上学得明明白白。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款新鲜美味、营养丰富的天然好物——玻璃翠葡萄。你们看,这个玻璃翠葡萄皮薄肉厚、无籽、脆甜多汁,咬上一口满嘴留香,口感清脆,甜而不腻……”最近,在位于重庆渝中区总部城的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里,残疾人主播刘兴红在直播间,通过视频号首次开启了直播带货。
忠县同路残疾人关爱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指导检核员(右)工作。(受访者供图)在忠县,有一家专门为残疾人研发就业模式的科技企业,这里不仅有近1000平方米的无障碍办公区环境,还研发出了服务单检核、网站运营、数据标注、客服、非遗传承等颇具科技感和价值感的残疾人岗位。
【来源:每日商报】通过“东创西就”跨地域协作项目,给当地残疾人进行手工编织培训商报讯 (通讯员 谢莹华 记者 周振琪) 在拱墅区余杭塘路1号健康大厦一楼星巴克门店,两位“星青年”(“心智障碍青年”的简称)小吴和小关身着绿色围裙,熟稔地为客人冲煮着咖啡。
潮新闻 记者 沈吟记者从省残联获悉,由杭州市残联、拱墅区残联报送的“开展跨地域就业协作 增加残疾人就业收入——浙江省杭州市助力中西部地区女性残疾人就业增收案例”近日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并将被收录进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冯仪)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通知,要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撑作用,持续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帮助残疾人通过生产劳动积极融入社会,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一、坚持就业优先。
【来源:长江巴东网】学习编织本网讯 (记者 向利)“通过培训,学习了技能,又有一定收入,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10月23日,在巴东县残疾人肢体协会组织的“蜗居办公 送技能到家”编织技能培训上,残友李红英学会编织果篮,满是感激地说道。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许珊珊“我弟弟智力方面有点问题,但他非常想像普通人一样上班工作。周村区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听说之后,主动上门推荐岗位,当天下午就在小区附近的超市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日前,周村区一社区居民郭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