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除夕至元宵节,义乌的城乡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这场持续半个月的欢乐,在元宵节迎龙灯时达到鼎沸。昨晚,后宅街道全备村也迎起了龙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观看,不少网友在朋友圈感叹:“感觉全义乌的人都到了全备”。
据义乌县志记载,清明时除了照例扫墓添土外,家家门宙插柳;拂晓前,牧童吹树皮号角,约伴牵牛到野外抢吃青草,俗称“抢青”。城镇男女老少郊游,谓之“踏青”。农家普遍植树造林。习俗用米粉掺拌“真青”或“大叶艾”嫩叶制食清明馃,俗谚“吃了清明馃,晴雨田畈坐”,意示春耕开始,大忙将至。
元宵龙灯撒播喜庆2月27日中午十二时,佛堂镇稽亭村的迎龙灯民俗活动正式开始,统一的口号声中,迎灯队成员左右手上下抓住灯板桥下的抬柱,齐刷刷地将灯板桥扛上右肩,顺着节奏稳步向前走去,此刻礼花齐鸣、锣鼓喧天,远远望去,百米余长的龙灯队伍似一条游走在村落内的红色长龙,一路撒播下节日的喜
清明馃。图片来自网络苏溪镇新院村迎清明灯。蒋守洋摄中国义乌网4月1日讯(记者 蒋守洋)“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演变为具有人文历史的节日。
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春节活动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义乌新春主题活动也将“龙”重登场。1月24日,记者从义乌市文旅局获悉:为营造欢庆团圆的节日氛围,促进文化旅游体育繁荣发展,义乌市将推出“龙行龘龘 义乌年味”——义乌文旅陪你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
昨天是农历正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昨晚,后宅街道遗安村举行了迎龙灯活动。在人们的簇拥下,龙头带着龙身,一路锣鼓喧天,迎过思古塘、万界等村,途径商城大道、拥军路,到达本次迎灯的高潮点,位于遗安村前的空地上。
中国义乌网3月15日讯(记者 何欣)昨晚,义乌市后宅街道杜元村的“龙灯”刷新了今年的最长灯纪录,足足有千余米长。杜元村挤满了人,感觉大半个义乌的人涌到杜元来赶热闹赏龙灯。不跟紧龙灯的脚步,只能看到成片的人头攒动。龙灯从杜元广场出发,经城北路前往后宅菜市场旁的新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