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东陵大盗孙殿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盗掘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被大家所熟知。孙殿英那么他的后人怎么样了呢?孙殿英只有一个儿子,叫孙天义, 1931年6月出生,如今他还健在。孙天义小的时候,在母亲的鼓励下,开始勤学苦读,成绩非常优秀。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盗墓横行,其中尤以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一案最为轰动,这位被戏称为“盗墓军阀”的孙殿英,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争议,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儿子孙天义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文化守护者,父子二人,一盗一守,构成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奇谈。
孙殿英盗掘清东陵被称为“盗墓军阀”的孙殿英,敢带兵盗挖皇陵,自此毁誉参半,遭人唾沫,这是他一生洗不掉的污点。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孙殿英的儿子却是个高尚勇敢,受万人敬仰的大人物。1928年6月,当时已经成为国军20军军长的孙殿英,率部驻防蓟(jì)县马兰峪一带,此地正好临近清东陵。
1928年,借口军事演习,孙殿英率领部队驻扎在了清东陵附近,彼时,清朝灭亡已久,曾经庄严肃穆的皇陵,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显得格外寂寥冷清,或许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或许是想要报复清王朝,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孙殿英心中逐渐形成。
提起晚清,就不得不绕开慈禧这个人。她在咸丰帝死后,通过凌厉的手段,成为晚清的实际掌权人。在掌握大权后,慈禧就开始了挥霍的人生。昏庸无道的她,最终导致旧中国百姓饱受洋人欺辱。慈禧让人可气的是,她居然得到了善终的结局。但人在做天在看,慈禧最终还是迎来了报复。
1928年7月,此时刚被国民党收编不久的孙殿英,担任第6军团第12军军长,奉命去河北剿匪,却干起了土匪一般的勾当。他命人以军演为由,悄悄炸开盗取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东陵,用了几天几夜的时间,把里边的随葬品洗劫一空。
孙殿英出生于 1889 年,是河南永城人。此后,孙殿英在军阀混战的局势中不断辗转,反复投靠不同的势力,先后在多个军队任职,然而他品行不端的习性却一直未改,借着军中势力继续走私贩毒等,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也正是这样一个游走在各种势力之间、唯利是图且毫无道德底线的人,为后来做出震惊世人的盗墓恶行埋下了伏笔。
当清东陵被炸得轰然作响的时候,有谁能想到,那个挑头毁陵的军阀后代,竟然成了一位让万人敬仰的教育家?这其中的反差,令人唏嘘!为什么一代土匪军阀的后代没有继承他的“事业”,反而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呢?这背后的故事,既让人震撼,也值得深思!孙殿英为何会炸毁清东陵?
他是孙殿英儿子,将父亲盗掘的文物归还给国家后,这样评价其父亲。一桩盗墓案,两代人的命运纠葛。1928年,悍匪孙殿英炸开慈禧和乾隆的陵寝,盗取无数珍宝,其中包括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和乾隆的九龙宝剑,价值连城,轰动一时。
在古代,生前地位高的人,死后墓地会建造得比较大,如历朝历代的皇室成员,他们的墓地称之为皇陵。一般而言,身份越尊贵的人,死后陪葬品越多,皇陵中会有非常值钱的文物和金银财宝,普通百姓的墓地就很少有这种价值连城的宝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