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在距今6000年前,现代各个说汉藏缅语族的民族很可能是拥有共同祖先,在距今5900年时汉藏语系出现了分化,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汉藏人,一支向东迁徙成为了后来的汉人,一支向西迁徙成为羌族、藏族、缅族等,因此汉族与羌族同源共祖。
我们今天对商代的印象,大多来自小说《封神演义》,或者据此改编的影视剧。《封神演义》约成书于明代的隆庆、万历年间,作者许仲琳明显是把明代的政治和思维方式套到了商周古人身上,甚至还经常把殷都和朝歌混为一谈。
笔者闲来无事,不时翻翻书,上上网,看看景,把箧中所积关于“代”的文献记载、故事、访古笔记等等,梳理整束下来,按时间排序,并略作评点,成一文,拟名《关于“代国”“代王”十八条目》,简称《考“代”18条》。
尽管甗是一种蒸食物的炊器,但考古工作者并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联想,只觉得人头可能是偶然掉落进去的。尽管商朝存在人祭行为是一个不算冷门的知识,尽管这些年去殷墟参观的游客们都曾目睹过那层层叠叠的人祭坑中累累的白骨,但对于人祭,人们似乎有个心照不宣的共识:那是一个黑点,尽管并不光彩,但也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