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读书的益处,但缺乏身体力行,而国内很多顶级大学的校长也都会推荐一些必读的书籍,像清华大学就有一个传统,每年都会通过录取通知书的形式,给每一位新生推荐一本好书,今天筛选了4本我国顶级高校校长都赞不绝口的好书,看看你看过几本?
第五本是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你可能并不一定明白语言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语言的本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内容非常具有原创性,你看了这本书肯定有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感觉,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
习近平同志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本是清华大学王东杰教授的《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该书除了梳理传统思想史的脉络之外,还从微观的地域史角度考察了颜元生活的明清之际保定府社会及其民风、颜元独特的家庭与早期经历,并使用心理学等方法梳理颜元独特思想风格的形成。
近期读了四本印象比较深的书:第一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李峰教授的《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该书从“早期中国”的文明起源前夜,一直梳理到秦汉时代的官僚组织、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新见解和学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