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你好。我是贾国梁,作为一名催眠师,尤其是艾瑞克森催眠取向的催眠师,有太多对催眠的感悟和体验。其中一个就是在我学习催眠之初,在做催眠诱导的时候,完全是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好在当时是有催眠的文本,可以照着稿子念,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样做的局限。
艾瑞克森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利用”,意思是说不管是患者表现出来的东西,还是本身就有的东西,任何东西都能利用起来,就连患者的兴趣、喜好、信念、行动特征,以及心理上的抵抗和症状都能巧妙地被利用起来,然后进行催眠诱导,这些成了治疗的基础。
米尔顿•艾瑞克森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在医疗催眠、家庭治疗和短期策略心理治疗领域是权威,是现代医疗催眠之父。1919年,年仅17岁的艾瑞克森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他除了眼睛之外,其余部分都无法动弹。
今天偶尔翻书,翻到一段文字,作者为艾瑞克森的一位弟子海利,也是策略派家庭治疗的领军人物,他写道:“艾瑞克森可能用一种仪式性的方式诱导恍惚状态的出现,但是,他也可以不提到任何‘催眠’的字眼,而仅仅是透过与来访者交谈就达到诱导恍惚状态的目的。他可以在与一个人讲话时,催眠另外一个人;
《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 , 菲利普·津巴多 , 王垒 , 王甦 ---人民邮电出版社。12、《犯罪心理学》---巴特尔 , Anne M.Bartol , 乐国安 , 杨波 , 李林 , 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吴哲老师应简单心理Uni邀请担任《催眠技术的临床应用》课程的首席审校老师,这门课是催眠领域知名专家Michael D.Yapko博士与简单心理平台的首次合作,巧合的是:吴哲老师曾在一场催眠的盛会上作为示范对象,接受Yapko博士亲自实施催眠的体验,是催眠帮助她战胜了对游泳的恐惧,真是奇妙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