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第12个“世界卵巢癌日(WOCD)”。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办主题为“守护健康 予她力量”的科普公益活动。该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邹冬玲呼吁公众,要小心卵巢癌这个“沉默的杀手”。“守护健康 予她力量”科普公益活动。
卵巢癌是一种发生在卵巢上皮部位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0~40岁的女性人群当中。近些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每年死于卵巢癌的女性达到了2.5万,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卵巢癌早期症状难以被发现有关。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常常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而这些信号有时正是疾病早期的预警。不同于其他一些癌症的显著症状,卵巢癌在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甚至可能完全无症状,这使得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卵巢,这个位于女性盆腔内的小器官,虽然不大,但却承担着孕育生命和调节激素的重要使命。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1.遗传因素:约10-15%的卵巢癌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其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卵巢癌,虽然不是最常见的女性癌症,却是最致命的之一。根据统计数据,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47%,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女性未能及时发现。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在初期并没有显著的症状,因此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卵巢癌可谓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这主要是由于卵巢癌在发现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晚期,而且近几年,我国卵巢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不停的增长,给女性带来了极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