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7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称,在学生入学时,很多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可能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希望能禁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收集该信息,只登记父母基本信息即可。
近日,东莞市民何先生向媒体报料,自己读小学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一张学生心理档案表,不仅要填学生的基本信息,还有父母的职业、家庭年收入等敏感信息。不少家长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有南宁网民在网上留言称,南宁中小学在学生入学时,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且会造成教师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建议禁止中小学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
心理健康档案绝不该成为“窥探”学生隐私的工具。上个学,还要汇报家长收入?据“时间视频”报道,近日,有家长爆料,河北廊坊市第十七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上要求填写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等,该家长表示这样会暴露隐私,很不理解。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省廊坊市某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上要求填写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等,有家长担心会暴露隐私,表示很不理解。近年来,一些学校在采集学生家庭信息时,总喜欢把家长职务、学历、收入等信息作为“必填项”,如“摸底家长官职”“家长提供学历证明”“家长提供工资明细”等。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禁止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相关信息”,并称学生在入学时,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填写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且该信息可能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希望能禁止收集相关信息,促进教育公平。
学校采集家长信息又闹出风波。近日,有东莞家长称学校要求学生填写一份心理健康表,内容居然包括学生父母的职业、家庭年收入等敏感信息,不少家长对此表示难以理解。涉事学校称是在执行当地教育部门的文件要求。当地教管中心负责人则解释,教育部门是为了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保护好家庭隐私。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廊坊市第十七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上要求填写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等,有家长表示这样会暴露隐私,很不理解。随后当地教体局回应,表格是学校自己设计的,“家庭收入水平可能会影响孩子心理”,填写收入情况方便老师给孩子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