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英国人大多偏于古板、僵硬,崇尚绅士风度、贵妇风仪。待到路走长了,人见多了,慢慢悟出,印象常常出于概念,失之偏颇,视点为面,是常有的事。去英国时,正是那年6月。从巴黎到布鲁塞尔到卢森堡到阿姆斯特丹到海牙,虽已入夏,却一路阴雨,天气出奇的冷,以致不得不加了毛衣加外套。
“2016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互动”在遂昌开幕。400多年前,世界文坛同时代诞生了誉满全球的两位戏剧大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16年,两位大师同年仙逝,2000年,两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时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
英国有很多路人反应,自己路过一家咖啡馆的时候,看见了莎士比亚的鬼魂!而莎士比亚大文豪的鬼魂正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们…… (考一考你的眼力,你看见莎士比亚大人的鬼魂了么?)难道,莎大人真的重回人间了?其实,这只不过是咖啡馆老板为了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的恶作剧。
▎4月23日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同样也是莎士比亚的生日)。当年的人们看着莎士比亚从远在斯特拉福特小镇的家一路散步到伦敦南岸区剧院时,也许没有想过他会留下如此多的传世之作。这条创作之路给了莎翁怎样的灵感,路上又有着怎样的风景?
像我这种伪文青,如果去伦敦旅行,有几件事一定要做:去海德公园静静喂一下午鸽子天鹅,到贝克街拜访福尔摩斯先生,去萨维尔街瞻仰一下男装高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到西区看场音乐剧~美有Broadway,英有West End,世界上最棒的音乐剧演出无外乎在这两个地方。
莎士比亚,图片来源于网络2009年6月,我还在广州的一所高校进修英美文学研究生课程。教室外巨大的勒杜鹃花丛遮蔽了广州酷热夏天照射进来的阳光,50多岁的女教授手捧一本《哈姆雷特》,略带中式发音的“to be or not to be”回荡在潮湿的空气中。
吴丹[没有一个作家能像莎士比亚那样,通过一系列故事和鲜活的角色涉及到如此广泛的人类经验。他的著作仍然跟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英国戏剧界,格里高利·道兰(GregoryDoran)被戏称为“一个无药可救的莎士比亚迷”。
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关于他真实身份的争论也差不多持续了400年。作为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他对于人类文学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威尼斯商人》《驯悍记》《仲夏夜之梦》等经典作品至今很热。
莎翁诙印象第一季第四集欢迎回到“莎翁诙印象车站”进站前,小站员默默地举牌,高声大呼:---不要让“穿越剧”凌乱了我们的心----“Words can not express true love, loyalty behavior is the best explanation.
【编者按】疫情之下,“复旦通识”组织“学人疫思”系列,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撰文,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与学术兴趣出发,对疫情展开不同角度的讨论,进行跨学科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不仅止于复旦的教师,该系列也会向其他高校的教师、学者约稿。
今天是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逝世400周年纪念日。莎翁传记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嫌莎翁生平资料少得可怜,他曾经这么打趣:“倘若在发现莎士比亚的一部新作和发现他的一张洗衣单之间可以任选其一,我们每次都会投票选他的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