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晒了Chord家的Hugo,正好最近它的小弟mojo也发货了。大哥Hugo虽然声音非常不错,但是体积比较庞大,而且价格也高高在上。而小弟mojo的体积小很多,才跟一包烟那么大,已经比绝大多数的随身解码耳放小多了。
Soomal在2015年10月,首次接触Chord的解码器产品HUGO,这是一款2014年1月CES发布的产品,简单地说,它的核心技术在于使用FPGA芯片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DAC芯片的工作,HUGO虽然售价不低,但整体表现令人大开眼界。
水月讯:※前言——众家纷争时代在国砖还没有泛滥的时代,说起国砖人人会想到的便是HM801和七彩虹C4(玩得多一点的也许会想到QA350,反正汉声的渣货们不算),那时候各种不那么堆料的播放器诸如beosound6,艾利和H120还在大放异彩,还有着有着国砖心却没有国砖身材的T51,
Mojo是由英国和弦高端HiFi生产厂家推出的,一款平民的解码耳放一体的便携前端,一出场就引来了很多喜爱国砖的烧友的好奇目光,国砖的专宠会不会就此被夺去呢,我想大部分的烧友都还是比较理智且专情的,回想国砖陪我们的那么些个日日夜夜,你是不是也开始细数国砖的点点滴滴?
初代 Mojo 诞生于捆绑党流行的末期,作为传统品牌的 CHORD 凭借 Hugo 与 Mojo 强大的产品力成功抢闸挺进了年轻用户为主的耳机市场。更好的续航能力,增加 USB-C 口以及独门 UHD DSP 使 Mojo2 在日常体验中更完善,可玩性更佳。
文 | 刘嘉明【前言】MOJO上手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期间经历过重新寄回换新,特别要赞一下总代理的贴心服务。因为工作关系,一直延至现在才开始撰写这篇文章。为何说MOJO是八面玲珑的多面手呢?因为,这台小玩意在实际使用中,给我的感觉就是:样样佳能,面面俱到。
[PConline杂谈]最近烂毛我宅家一个多月,发现听歌确实是件挺解闷的事儿,也算是个后期投入成本相对非常低廉的“娱乐活动”,而且它还能很好地把我们新买的笔记本电脑利用起来,成为PCHi-Fi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FiiO飞傲X7播放器的设计中,可换耳放模块的设计当然是它的一大特点,而在耳机模块种类中,大功率模块一定最被看重。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小功率的随身听很多,没有必要再细分模块;第二,大功率模块往往可以让随身听便携设备挑战体积大数倍的台式设备。
单衣过冬最近又折腾了一些东西,积累了不少东西没有写,我慢慢填坑吧。这次要介绍的是乾龙盛的数播QA661、PS Nuwave解码器和和弦上一代铁饭盒Qute EX。下面就不废话了,开始晒单吧。按照片从少到多的顺序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