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吃饭边做运动,行得通吗?众所周知,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尤其是对控制餐后血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道理很简单:运动的进行是消耗血糖的过程,一方面可以避免餐后血糖总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不至于过高,从而避免了血糖的大幅波动,所以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在餐后30-60分钟血糖增幅最大的时段做运动,非常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从各位糖友平时分享的控糖日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糖友每次餐后运动半小时以上的话,餐二血糖就很理想,没运动的糖友都在说餐后血糖控制不下来。但不是所有的糖友都适合运动,这要根据糖友自身的情况,科学地对待,不要盲目的跟从。
2022年8月,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研究团队在Sports Medicine发表题为“The Acute Effects of Interrupting Prolonged Sitting Time in Adults with Standing and Light-Intensity Walking on Biomarkers of Cardiometabolic Health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研究成果。
最新研究表明,饭后散步能够降血糖,减少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7日报道,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对比了坐立、站立、行走对于健康指标的影响,包括胰岛素和血糖水平。
在健康养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运动与疾病防治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何通过科学运动来有效控制血糖,无疑是他们生活中的关键课题。今天,我们就通过吴叔的经历,一同深入探究运动降糖背后的科学奥秘。
糖尿病患者总是面临着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困境,除了日常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外,运动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控糖”方法。有研究发现,早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和傍晚晚餐前1小时进行适量运动,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血糖降得最好。
不久前美国运动医学院发布2022年糖尿病人运动指南,运动效果堪比“胰岛素”。运动指南指出每周进行4~5天,持续45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糖化血红蛋白可降低0.5%~0.7%,并且还能减少内脏脂肪,少量多次可降低餐后血糖。
大家都知道合理控糖需要管住嘴,迈开腿,坚持运动可以减轻体重,合理控制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虽然能够带来各种好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糖尿病患者“13579”运动口诀。1.“1”合理的运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