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中鲜于枢的题跋与印章丨喻革良细品兰亭之十一在收藏家郭天锡的题跋后面,是元代另一个大书法家鲜于枢的题跋:君家禊帖評甲乙,和璧隋珠價相敵。神龙貞觀苦未遠,趙葛馮湯總名蹟。主人熊魚兩兼愛,彼短此長俱有得。三百二十有七字,字字龍蛇怒騰擲。嗟余到手眼生障,有數存焉豈人力。
《兰亭序》 中赵孟頫的题跋与印章丨喻革良细品兰亭之九书画家面对《兰亭序》这样一件传世法帖与名迹,会有怎样的举动呢?毕恭毕敬?欣喜若狂?暗自窃喜?还是就想盖上印章,题上款,与之千古留名?谁知道呢!反正我看来以后,估计会激动得心发跳,手发抖,题不成跋了。
这个问题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有跋、无跋、横跋、竖跋及画面跋皆可,实则不然。画面的留白、题跋和印章的位置,是一个有机巧妙的组合,不仅仅是画面的平衡需要,更能表现出画面的优美、生动、活跃和浓浓的书卷气息,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天赋、学识修养及画面整体综合的把控能力。
,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某些阅读者的痕迹,例如印章、圈点、批校和题跋,本文主要谈谈题跋。比如较早以题跋为名流传的就有《东坡题跋》和《山谷题跋》,但其中绝大部分并非写在书上的文字,而是一种散文小品,可算作广义上的题跋。
周另有《跋欧阳修自书诗文稿》和《跋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两件“家藏”题跋的墨迹存世。本文拟将文献记载与作品实物相结合,以周必大对“家藏”作品的题跋为核心,探讨其中所体现的收藏取向和鉴藏理念,作者认为周必大收藏书画更看重其中的文献价值,而非艺术造诣,由此可进一步探讨士人官员的书画收藏及鉴藏家身份的界定问题。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9日讯(通讯员 朱莉 记者 胡雪怡)29日下午,“金石相磨——斯是斋题跋展”在长沙美术馆开幕,共展出艺术家陈松长的105件金石题跋,涵盖全形拓、青铜器、铭文等十二类。展览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