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出现抗药性 疟疾还会卷土重来吗?很多中国人是因为屠呦呦才知道了青蒿素,但屠呦呦昨天在瑞典发表演说时特别提到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让不少人担心起来——这药才发挥了这么大作用,转眼就要失效了?疟疾阴云难道又要重新笼罩世界?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喜获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消息一公布就立即引发全国轰动。每个中国人,只要有微信,相信朋友圈里都会出现庆祝的内容。毕竟我们盼望这个世界最高奖赏已经太久了。而和屠呦呦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的时候一样,围绕青蒿素的专利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近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再次引发关于中药与西药的口水战:有人认为此奖意味着中药终于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扬眉吐气,不再因药理机制不明确、作用成分不明等原因受人诟病;也有人指出,青蒿素的发现是借助了严格的现代化制药手段,现代医学才是最大功臣,中药的“不科学性”依旧存在。
聚焦现象,解构事件,表达观点青蒿素问世50年昨日,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屠呦呦女士和其团队研发的青蒿素对于世界的贡献举世公认。然而自从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以来,关于青蒿素到底属于中医药领域的中药,还是现代的化学药物,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且民间争议甚为激烈。
央视网消息:2022年4月25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疟疾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青蒿素发现50周年。1972年,屠呦呦课题组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它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抗疟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自古以来,谁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自人类诞生以来20万年间,大约有520亿人死于疟疾,占总人口的一半。即便进入21世纪,平均每年依然有3亿人被疟蚊叮咬,感染疟疾,200万人不治身亡,数量远远超过战争、艾滋病和癌症。
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各种青蒿素保健品也上了货架。除了颇具搞笑意味的“诺贝尔奖青蒿饼”,美国原产的青蒿素胶囊也粉墨登场。卖家们宣称它具有“抗肿瘤、抗菌、抗寄生虫、解热、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可治矽肺病、缓解腰酸背痛”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