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剑客,鳤鱼、鳡鱼和鯮鱼。如今,鳤鱼重现府河、举水河,鳡鱼在江中成群结队,可鯮鱼依然不见洄游。长江三鲜,鲥鱼、刀鱼和河豚。其中的鲥鱼已销声匿迹20多年。2022年,长江“鱼王”白鲟宣布灭亡。人类见过的最后一头白鱀豚离世至今,已有近22年。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召开的公安环保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第四个年头,通过专项打击整治,全市非法捕捞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长江重庆段干流发案率从53%下降至9.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者按中国日报8月26日在《绿色中国》栏目推出整版报道,报道长江大保护取得的显著进展。通过“十年禁渔”的政策和一系列综合举措,鱼类种群逐渐恢复,非法捕捞得到遏制,同时针对濒危鱼类如中华鲟的保护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长江,全长6363公里,是我国第一长河。2021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禁渔范围包括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鄱阳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支流,还有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各地确定纳入禁捕范围的其他重点水域。
2021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禁渔范围包括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鄱阳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支流,还有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各地确定纳入禁捕范围的其他重点水域。
央视网消息:2021年1月1日零时起,我国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施暂定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2024年,长江禁渔管理秩序持续稳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水平有所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向好,长江禁渔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12月18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继续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禁捕管理秩序保持总体稳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措施有效落实,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向好,禁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作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标志性工程,长江十年禁渔今年进入第四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牢记总书记嘱托,沿江省市持续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努力保障退捕渔民就业生活。
来源:农民日报 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2024年,长江十年禁渔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禁捕管理秩序保持总体稳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措施有效落实、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向好,禁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许多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