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迅速启动疫苗研发计划,并行推进五种技术路线。病毒如果会思考,一定会对灭活感到恐惧,因为这波操作绝对粗暴,堪比《复仇者联盟》中最大的反派“灭霸”,用热、毒、辐射等方法顷刻间消灭所有生的迹象,一切让病毒活的迹象都不被许可,“团灭”是必须的。
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国际专家发现,在基于腺病毒载体的 COVID-19 疫苗接种后导致 VITT 的 PF4 抗体与自然腺病毒感染后在类似病例中发现的抗体具有相同的分子特征。这一发现采用了弗林德斯大学开发的一种新方法,对于了解遗传风险因素和改进未来的疫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6月1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盲态审核暨阶段性揭盲会在北京、河南两地同步举行。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
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12日宣布,该公司已恢复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一款新冠疫苗在英国的临床试验。此前,一名英国受试者在接种这款名为AZD1222的疫苗后,出现“疑似严重不良反应”,导致临床试验暂停。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在“提速”。
与至今开发出来的所有种类疫苗一样,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疫苗也存在有一些副作用,这是事实。因此,权衡病毒感染之后的危害与疫苗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健康损伤这二者的利弊,在主流医学界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接种疫苗的必要性还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如下疑问:打了疫苗为何仍然会感染?针对上述疑问,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团队自新冠疫情以来,联合多个合作单位,根据我国注射灭活疫苗为主的基本情况,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针对目前民众对于疫苗关心的7大问题,通过团队开展的系列疫苗科学研究,结合国际多方数据,发文为公众解答,全文如下:Q1:新冠疫苗接种后保护力能持续多久?
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给港人带来“战胜疫情”、逃过此劫的希望。然而,香江府衙和顾问专家们的表现,又为疫苗接种造成极大的困扰和恐慌。政府官员和专家们一时一个说法,对挑选使用哪种疫苗,今日推荐张三,明日抬出李四。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肆虐全球,何以解“毒”,唯有疫苗。自2020年1月起,世界各国都铆足了劲投入到新冠疫苗的研发中,我国正在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哪几类?人体有几道免疫防线?病毒性疫苗是如何保护机体抵御病毒的呢?《够科普》带你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