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号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一号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级战舰。"大和"号战列舰长263米,满载排水量72808吨,在当代相当于大型航空母舰了。该舰宽38.9米,平均吃水(满载)10.86米。
1500亿的巨资付之东流,日军的海洋舰队彻底终结,为什么一艘巨舰会沦为自杀式的武器,它真的是最无用的战列舰吗?大和号从诞生之初就自带光环,它是“日本帝国的救星”,是“永不沉没的大和”,它背负了整个日本的希望。然而,这样一艘巨舰却沦为自杀式攻击的武器。
在被约1400余架飞机及27艘潜艇轮番轰炸后,日本“大和号”在14时23分突然发生主炮弹药库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舰2498名官兵中仅有269人获救,其沉没地点在日本九州岛南西50海里,东经128度04分,北纬30度43分。
1945年4月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大战役——太平洋战争的最后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在这场被称为“太平洋上的奇迹”的战役中,日本海军的骄傲——大和号战列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详细解析大和号战列舰如何被击沉,以及这场战役对太平洋战争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70年前,在那个崇尚大舰巨炮的时代,一个东方岛国建造出了一艘巨型战舰——“大和”号战列舰。单从舰名就不难看出,以“大和民族”自居的日本人对这艘战舰所寄予的厚望。曾经作为日本海军的骄傲,“大和”号从问世到沉没,带给我们诸多思考。
在参加#二战风云#创作活动的时候,一直在想选个好题。但是,对于头条这样大众型媒体来说,过于偏僻或者硬核的受众应该不多,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写一点热血澎湃喜闻乐见的东西比较好。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择了击沉“大和”号这一主题。
75年前的今天,1945年4月7日,由于美国轰炸机的轰炸,日本大和舰突然发生主炮弹药库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舰2498名官兵中仅有269人获救,其沉没地点在日本九州岛南西50海里,东经128度04分,北纬30度43分。
日本最后的骄傲被称为“日本最后骄傲”的大和号,是日本在二战时期的“秘密武器”,生得十分光鲜,死得万分憋屈。未沉一舰,未落一机,便在美军战机的围攻下,带着舰上的2000多名日寇一起沉没了。没能成为日本美好设想中的无敌传奇战舰,反而成为了可笑的传奇。
上接《“大和”号覆灭记(一):自投罗网的大鱼,油炸还是清蒸?》“我比你快,我优先”美国潜艇已经在等待“大和”号了,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侦察并通报敌情而不是发动攻击,因为对于以22节高速航行,且经常采取之字形防潜规避路线的“大和”编队来说,突破防御并成功发起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产经新闻》5月10日报道,为了调查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击沉的旧日本海军战列舰“大和”号,日本一艘民间潜水调查船于10日从鹿儿岛市的港口出发,前往鹿儿岛县西南方向的沉没海域。此次调查由“大和”号建造地广岛县吴市委托民间企业进行。
1945年4月7日,被视为“日本帝国救星”的人类史上最大战列舰──“大和”号,在没有护航编队的掩护下被数百架美机尽情蹂躏,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沉没,沦为军国主义的炮灰。在甲午、日俄两场战争中大发横财的日本更是对此深信不疑,成为了这场疯狂游戏中赌得最凶的玩家。
大和号战列舰,前后建造时间花了5年时间,按现在货币计算花费了37亿人民币,这个钱当年造3艘航母都绰绰有余,最大的体积、最大的吨位、最大的炮,是世界上第一战列舰,也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当时这么个庞然大物浑身都是炮,长得像个刺猬一样,被誉为日本的救星,然而这么一艘利器战绩非常一般
在满水满排的大和战列舰上(各种油料弹药全满),均匀的放置300发100毫米榴弹炮的弹头。包括弹药库和燃油舱,动力舱,指挥舱等位置,总之就是把这三百发炮弹非常均匀的撒上去。然后让这些弹头以每三秒一发的速度爆炸。能把大和炸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