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入侵,始自1894甲午年。两国惨烈相搏,自此国运殊途;再上溯一个甲子,两个闭关锁国的邻邦,几乎同时被西方敲开国门,被迫开启近代化之路。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两个国家把目光投向西方,开始了各自的自强运动。
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作者:万国报馆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4年7月内容简介: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对于这场战争的反思随着更多的史料挖掘而日益深刻和全面。《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这本书选取的角度是西方媒体对于甲午战争的关注和报道。
8月17日至21日20:00央视《军事纪实》重磅推出五集纪录片《甲午陆战启示录》,是由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倾力打造的一部具有独特拍摄视角和全新历史解读的最新作品,其从选题策划、资料发掘、历史考证、镜头运用、采访角度以及拍摄手法上都做到了精雕细刻,特别是其在纪录片的整体架构上创新
本报讯 (记者 俞亮鑫)由国防大学摄制的反映“甲午战争”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甲午祭》,今晚将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专家们认为,该片是一部以史为鉴、催人警醒的国史教材,同时也是一部立意高远、面向未来的战争启示录。
《甲午》纪录片不久前在央视热播,其不同以往的拍摄手法引来业内外多方关注。起用女性配音,摄制组亲自走访日本、英美等地搜集史料,挖掘出不少珍贵的一手资料,甚至遇到不少奇特寻访,与其说它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在带领着观众聆听与感受整个探索发现的全过程。
《甲午殇思》8级大型电视专题片简介两个甲子前的甲午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改变了日本,也改变了世界,从此成为了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甲午战争120周年到来之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新华社辽宁分社和大连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甲午殇思》8级大型电视专题片。
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日本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很惭愧,答案有七成以上的可能是否定的,这场战役,它太沉重太悲哀,且并未遥远到让我们足以淡然以对,遥望海天之交,似乎总有淡淡的血色蔓延,对于这个民族它是一次惨剧,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是一道伤痕,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被逼着去审视伤痕,即使这样的审视很有必要。
时逢甲午,国人固有的甲子情结与中日之间不如人意的现状相遭遇,激起了一股反思甲午战争的浪潮。人们纷纷谴责当年日本所犯下的种种罪恶,力图从不同角度探究中国战败的原因,以为今日之殷鉴。的确,千年易过,日本的罪恶难消。
1895年3月13日 日本《读卖新闻》发表“蔡廷干惜败“的文章,记录有一名北洋舰队舰长在被俘后仍然显示了少见的军人气概,他在被俘关押期间 作诗一首:此败沙场君莫笑,他年再战决雌雄。在被俘后接受严厉的审判时仍然有此勇气 直言要继续与日军在战场上一较高低,为他赢得了敌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