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5头野象安全“北上”,向全球展现了云南乃至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命多样性的大国形象。这为国际传播提供一条可借鉴的路径:抛弃单向广播式宣传,运用国际通用的现代传播手段,以温情叙事手法讲述“共同人性”,才能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故事。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新华网昆明12月10日电(罗春明柴静)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10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办。西双版纳是亚洲象在中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北上南归”象群、“羊妞”“阿宝”等备受关注的亚洲象都生活在这里,它们的故事也被搬上了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的舞台。
为促成中国出版机构与更多海外展商实现版贸合作,提升中国出版物在海外的关注度及国际影响力,经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司的严格评审,云南出版集团实现版权输出的《短鼻家族旅行记》入选2022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出版重点推介图书“阅读中国”项目,成为该项目集中展示40余种图书中少儿类的首部推荐图书。
我一共见过三种大象:亚洲象、非洲草原象、婆罗洲侏儒象(也是亚洲象的一种),其中后两者分别是最大的象和最小的象。但和人类相比,最小的侏儒象也大到不可思议,遑论另外两种象了。我们时常将体型的庞大跟笨重联系在一起,这未免太有失偏颇了,大象不仅不笨重反而非常灵活,无论是使用象鼻还是奔跑。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之际,10月9日-10日,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在云南大理举办。“生态文明建设是个大课题,而国际传播不仅是讲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其实也是在推进国际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昆明举行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得到了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国际专家的赞赏。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执行主任、生态保护专家特蕾莎·蒙迪塔·林表示,在保护环境与改善人民生活之间,中国实现了平衡发展,值得更多国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