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尼采有一句名言:“没有事实,只有阐释”,有的地方也翻译为“没有真相,只有阐释”,这是尼采在未发表的遗稿里面的一句著名论断,这是尼采著名的视角主义的名言,在《超善恶》这本书里面,尼采说,“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视角主义是说,视角决定事实,事实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但这显然跟我们常识是违背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世界里面,我们看到的世界显然是真实的,为什么没有事实呢?
导读尼采提醒我们关注今天的行为对未来自己的影响,这和佛家讲的因果何其相似!道家和儒家对此又有何种的忠告呢?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己的所有行为,总会成为其他行为思想与决定的诱因,甚至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为不可能不产生任何影响。
《尼采著作全集: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1870-1873年遗著》(第1卷),[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孙周兴、彭正梅、李超杰、余明锋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8月出版,1062页,280.00元尼采的哲学发轫于古典学(主要是古典语文学)。
国内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说尼采是诗人哲学家,其实这个不是中国人的发明。现在大家都接受,尼采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主题是一个三连论,就是超人、追求权力的意志和永恒回归的三连论,之所以叫三连论,就是说三个板块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平行的,它是相互重叠相互交错的。
他首先在毕达哥拉斯主义者那里遇到这个概念,而后总结说,这是纯粹科学推理的逻辑结论。只有那些生命缺乏目标的人和那些根本就不满足的人,才会需要一种对于宇宙目的的信仰,这种信仰可以使他们得到救赎,天堂给他们带来满足,而地狱却是为了那些他们暗自嫉妒和憎恨的人。
他的努力所产生的实质性成果是一条规模空前的著作洪流,这些著作是哲学史上最为光怪陆离的著作,其中包括《悲剧的诞生》《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他令人吃惊的思想自传,自命不凡地命名为《瞧!这个人》,书中有些章节标题为《为何我如此智慧》、《为何我如此聪明》以及《为何我能写出这样的好书》。
总序 尼采全集第4卷 总序 尼采全集第4卷 当尼采进入中国思想家视野的时候,正是西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伴随启蒙思潮涌入中国之际。但是,西方的启蒙思想到了中国这块土地上,却发生了启蒙的初衷所始料未及的变异。
1854年,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在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中,描述了他在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生活和思考。彼时,美国的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梭罗虽在瓦尔登湖畔过着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却敏锐地洞察到技术的发展反而使人们在思想和智力上出现了普遍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