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解读毛主席最经典的词作《沁园春·雪》,这首词曾被臧克家改到了一个字,毛主席不以为忤,反而十分赞同。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当时,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并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渡过黄河与日寇作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主席生性爱雪,1936年2月,正值寒冬,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渡过黄河,突破阎锡山军队防线后,顺利抵达陕西省石楼县留村时,遇大雪纷飞,望见山川银装素裹,如银龙俯卧,联想革命形势已成燎原之势展开,心生豪迈之意,遂写下了这篇壮阔的诗句——《沁园春·雪》。
为了方便诗词爱好者共同品鉴中华优秀诗词,经归纳整理,形成《一碗烟火》一部,现逐一与贤友分享。或许想到的是大漠戈壁,烽烟山峦,他更像一位粗犷的汉子,尤其是北方的冬季,皑皑白雪笼盖四野,一座座山峦犹如一条条飞舞的银蛇,雪后阳光散漫天地,红妆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