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 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原文】核舟记.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奇:奇妙的。曰:叫。以:用。径:直径。之:的。为:做,这里指雕刻。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势:样子。象:模似 。具:具有。情:神情。各:各自。
《核舟记》译文: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原来是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诗经》二首关雎【作者】《诗经·周南》 【朝代】先秦关关雎鸠(jū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参差(cēncī)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wùmèi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在现代汉语里,除了方位名词、时间名词之外,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常常是副词充当状语。但在文言文里,名词(包括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和普通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文言文中,一旦名词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不是充当主语,这个名词就意味着带了副词的性质,直接用作〔状语〕。
01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