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著名的“张献忠沉宝”之地——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又有了新的考古发现: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遗址南北两侧共1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再次出水了上万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不少珍贵的金银器,以及此前历次发掘中都有出现的大西政权银锭、历代兵器及钱币等文物。
然而,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其背后还隐藏着明末清初时,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谜案。就拿“荣世子宝”金印和“永昌督理之印”银印来说,这两件珍贵文物一经问世,为文史专家探究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佐证。
张献忠沉银,从几百年来的民间传说成为事实,一举轰动全国。然而在沉银之外,张献忠还留下太多秘密。近日,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江口沉银”,图源自网络这次发掘,出现了很多从西周到民国的文物,对于了解四川的历史有重要作用。
2016年考古学家实施了一次壮举,在千年不断的岷江上他们头一次制造了一个两万平方米的围堰,抽干了江水,也抽干了历史的迷雾,金币、金册、金印、金簪、银锭等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静静地躺在暗红色的砂岩上,晃花了人们的眼睛,张献忠的血色宝藏重现世间。
不过,毕竟是文物,于是他就偷偷地回到家中,并且还把印章藏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看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带着文物离开家到其他村找到一个古董贩子做了鉴定,确定是宝贝之后就打算转卖掉,期间有不少的人来问价,但是宋某都觉得可以卖个好价钱,于是一直没有出手,直到一天有人愿意出1300万元购买,他才出手。
3月25日,由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举办的“礼赞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网络名人四川行活动启动,首站走进眉山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清朝以来,在成都一直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这首民谣并非空穴来风,说的就是明末张献忠的沉银。
我们在说宝藏之前呢先来了解一个历史人物,这人名叫张献忠,他是陕西榆林人,是明末时期的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一开始他还不是起义军,反而是明朝正规军,后来犯事了被判了砍头大罪,但得亏他交情好认识不少人,大家一起出来给他求情,这才免了一死,不过死罪可免,但明朝的公务员那就别想干了,于是只能回家刨地。
12月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发出“招募令”,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的志愿者和实习生,非考古专业爱好者也能报名。张献忠沉银处出土了不少金银,当年他为何要把财宝都沉在江口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