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的一天,一个拄着木棍,步履蹒跚的女人,用办公桌的一侧紧紧的盯着自己的腹部,用虚弱的声音给孩子们讲着课本。不久后,她就在孩子们的惊呼声中倒下了。人们七手八脚地将她抬到医院,医生诊断她患有肝硬化缺水。当地领导提出将其转到青岛的大医院时,她握紧领导的手,低声哀求,”不要.
1968年,那位执意嫁给农村光棍汉的女知青廖晓东,后来怎么样了?1974年冬,山东诸城县一间简陋的乡村教室里,一位年轻女教师突然倒在讲台上。她叫廖晓东,年仅27岁。谁能想到,这个出身革命家庭的青岛姑娘,会在这个偏僻山村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可是,这不是,这是一段历史,是美好的、纯真的理想下嫁给残酷的、可悲的现实之后,让人悲伤莫名的故事。仿佛一阵晚风掠过,月亮挂在柳梢头,柳梢又落在池塘上,看上去沉静如诗,沉静如诗的水面下却有一只疯狂的怪兽正匍匐着,它的嘴一张一合,呲呲地,吐着信子。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2年12月10日第B5版,作者:师铁夫,原题:《“不让贫下中农打光棍”》1974年2月8日,青岛下乡到诸城县的青岛女知青廖晓东因急性肝炎去世,年仅27岁。1974年12月共青团山东省委发出《向廖晓东同志学习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