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是中国”。这句关于中国的评价,来自于一位英国人,罗素。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文学家等,他在学术上横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建树。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现在那些自称‘文明’的国度,滥用封锁、毒气、炸药、潜水艇和黑人军队,很可能在未来几百年里互相残杀,从世界舞台上消失,而只剩下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
通过对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的人性假设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大学派在人性理解上的分歧,关键在于人是否具有意志自由这个问题上。刑事古典学派将人假设为理性人,从而肯定人的意志自由;而刑事实证学派将人假设为经验人,从而否定人的意志自由。
同为处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四位重要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关于自由的看法不尽相同,霍布斯式的自由是绝对权威之下的自由,洛克的自由是强调个人基本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孟德斯鸠则把自由分为了哲学和政治的自由,认为自由就是人们感到安全,而卢梭认为自由就是民众服从公意和自己所制定法律,同时,卢梭的自由是平等之下的自由。
宽容比自由重要,这是民国时期学术达人胡适先生在他的同名文章中说的。概而言之宽容是一切良善治理的基础,现代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广泛参与合作,参与合作就需要学会协调彼此关系,学会必要时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凡事唯我独尊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