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齐齐哈尔市民王女士在铁锋区来客多超市购买了一袋(5KG)大米共花费34.9元次日,她拆袋后惊讶地发现大米里面竟然出现结块发霉的现象↓↓↓随后,王女士找到来客多超市并要求索赔1000元超市表示大米是他们8月1日刚进货的与厂家沟通后答应给王女士最高3倍赔偿即104.
病情分析:吃过期小米,如果没有变质,只是陈米,问题还不大。因为发霉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小米的养分,人再吃的话已经没有了什么了营养价值,还有可能会感染一些其他致病菌,建议这种小米还是不要吃为好,对人体健康也不利。
12月8日早间,“女子接触霉变玉米后肺部长满真菌”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高达1.2亿。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著名科普作家云无心提醒,大部分人不会大量接触处理霉变粮食,所以不会遭遇新闻中这样因接触粮食而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生活中,苹果烂了一点,面包长了几个霉斑,甘蔗坏了一小段……有些人认为,只要切掉有霉菌的部分再吃,就不会影响健康。这样做看似节约,却可能危及生命。《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发霉食物里的“霉”有多少,并提醒你:食物发生霉变就要整个扔掉。
来源:人民网夏季暴雨后带来的高温高湿天气非常适宜多种霉菌生长繁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雄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霉菌也叫真菌,会侵染谷物、水果等农产品及其制品产生真菌毒素。真菌毒素一般可通过食物进入体内,会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产生多种毒性。
时至夏日,气温升高,蔬菜瓜果、生鲜食品、剩饭剩菜,在常温下存放,微生物易大量滋生繁殖,造成食物腐败变质,食用后可能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食物腐败变质是怎么回事?食物变质食物具备适于微生物生长的丰富营养成份,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若被微生物污染,能迅速繁殖,从而使食物变质。
玉米是农民朋友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一旦储存过程中受到霉菌污染,就非常可惜了,玉米大部分是作为畜禽的饲料粮,用来饲喂畜禽,置换肉、蛋、奶等,用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优质的玉米会让畜禽生长得更加健壮,提高经济效益,一旦玉米出现了发霉,继续饲喂的话就有些不妙,长期饲喂就会对养殖的畜禽产生危害,而且发霉的玉米毒素,还会在动物的体内残留,间接地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保管不得当的玉米容易被霉菌毒素所污染,从而提高养殖的成本。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食物来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正确储存来延长粮食的保质期,确保质量和安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以避免浪费,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为帮助消费者更好的储存粮食,一起看看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分享的小妙招。
新华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2%、16.7%和18.1%,约占三大主粮总产量的20.7%。
原标题:减少主粮损耗,耕好“无形良田”张西流据2月8日新华社报道,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2%、16.7%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