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益诉讼守护古树名木生长,以司法碳汇追偿生态功能损失……面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难题,司法机关创新做法,让法治发挥更大作用——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有生命的文物”58岁的傅盛景一个月要上山20多次,每次只奔一棵树而去。
【法眼观·守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公益诉讼守护古树名木生长,以司法碳汇追偿生态功能损失……面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难题,司法机关创新做法,让法治发挥更大作用——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有生命的文物”光明日报记者 陈慧娟 光明网记者 陈 畅58岁的傅盛景一个月要上山20多次,每次只奔一棵树而去
近日,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云南,超过100万株,陕西、河南、河北超过50万株,浙江、山东、湖南、内蒙古、江西、贵州、广西、山西、福建超过10万株。
以公益诉讼守护古树名木生长,以司法碳汇追偿生态功能损失……面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难题,司法机关创新做法,让法治发挥更大作用——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有生命的文物”《光明日报》10月14日版面图58岁的傅盛景一个月要上山20多次,每次只奔一棵树而去。
来源:陕西日报盛夏时节,航拍的位于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五星村的古豹榆木树。 本报记者 琚鹏飞摄盛夏时节,位于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五星村的古豹榆木树在农田中傲然挺立。这株古豹榆木树高近20米,胸径2.26米,7人方可围抱。经测定,它的年龄有1700多岁,被喻为林木中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