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经常腰酸腿软,走路没劲,总感觉累,感觉双目干涩,眼花头晕,还总忘事,照镜子发现头发越来越稀疏,总掉头发,还须发早白,总怕冷,有时还燥热,如果你有以上表现,那你属于中医讲的肾虚了,而且是阴阳两虚,今天教大家一个方法,补肾填精,阴阳同补。
你知道吗,补肾才是治百病的“钥匙”!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把肾称作“先天之本”,它藏有肾精,肾精能化生肾气,肾气又分为肾阴和肾阳,给全身各项生理功能提供动力,可以说啊,肾就相当于个动力源泉、储备库,肾气要是不足了,身体各处都容易受到影响。
如果你是男科时间短,这往往比较好治,但有些人,还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烦热的症状,喜欢喝凉水,出现干和热的问题,而且舌红少苔,这种情况,多见于肾阴虚,治疗的时候就需要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就是很好的基础方。
很多人都认为五子衍宗丸出自明代张时彻所著的《摄生众妙方》,其实这味药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唐代,最早记录在唐代的《悬解录》中,并且在《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艺文略》中都有相关记载,原方名叫五子守仙丸,后来在元代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明代医家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明代医家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等经典名著中都有收载。
之前黄药师介绍了阳虚和阴虚的区别:阳虚患者整体呈现寒象:表现为精神萎靡,怕冷,手脚冰凉,尤其下半身感觉凉,腰酸冷痛,尿频、尿多,久泻不止,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不育,女子痛经、不孕等——用药宜温补肾阳,以金匮肾气丸为代表。
怕热是阴虚,怕冷是阳虚,但是现在很多人既怕冷又怕热,根本就说不清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而且阴阳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根互用的,阴虚久了就会阳虚,阳虚久了就会阴虚,对于这种阴阳两虚的症状,单纯的补阳或者补阴是没用的,而要阴阳同补,今天刘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只用四味药把阴阳都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