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我就像个兴奋的孩子一样,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怎么回事,怎么哪个都喜欢哪个都想买回家,我恨不得自己现在就是个小富婆不看价格的通通拿下,哈哈哈哈,东西虽好可不要乱买呀,就这个一个小小玩意儿也是我努力挣钱的动力呀。
2021年是盲盒的破圈之年,“万物皆可盲盒”这股风亦早就刮到卡牌届。正读小学二年级的杜杜,手握攒了许久的奥特曼卡牌,念叨着集齐如何来之不易:越贵的卡包,抽出稀有卡的几率越高,而一张“顶配”的ZR卡往往需要频繁拆盲盒获取。
一个小小的盒子,均价从39元~99元不等,里面装着12种不同款式造型的玩偶之一,你无法预知自己抽中的哪一款,也无法预知打开盒子之后是惊喜还是失望,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所造的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却让许多人沉迷其中,上至儿童、下至成年人。在众多消费者眼中,盲盒是一种具有“上瘾性”的产品,为了能够抽中自己喜爱的款式或凑齐一个系列,玩家们往往会一次又一次地“砸钱”。那盲盒究竟是“小爱好”还是“智商税”?“盲盒经济”背后又藏着怎样的隐忧?
抽盲盒是否有秘诀?比如泡泡玛特的毕奇马戏团系列,隐藏款是“伤心小丑”,单纯捏盒子会感觉四周是空的,但是它因为重量大,所以摇晃的时候上下一点都不会晃动,所以高手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判断是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那个“伤心小丑”。新京报记者王琳编辑 彭雅莉 校对 王心
近日,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在一次综合执法行动中,对辖区内一家知名潮玩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电商平台自营店在售的100多款盲盒中,除了少数几款明示隐藏款、限量款的抽中率以外,其他七成盲盒都没有在展示界面明示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