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称“古脊椎所”)23日签署框架协议,以开展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学研究、样本整理和鉴定、培训、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双方在协议下首个合作项目是研究于赤洲发现的恐龙化石,这也是首次在香港发现恐龙化石。
总台记者廖汨 东兴融媒1月7日,记者从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具体承担实施的“东兴市楠木山村恐龙化石产地专项地质调查”项目目前有了新进展,初步判定东兴市楠木山村恐龙化石形成保存方式,是恐龙死亡腐烂分解后遇上地壳变动发生的地灾事件卷入地下形成,这一形成保存方式在国内非常
新华社香港10月23日电(记者褚萌萌)特区政府23日消息,恐龙化石首次在香港出土。经初步认定,这具在香港东北水域赤洲岛发现的化石样本属于白垩纪时期。负责相关工作的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此次发现为香港古生态研究提供新证据,意义重大。
9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心获悉,经自贡恐龙博物馆和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心的专家对8月初在自贡市贡井区发现的一处化石点位复核,基本确定该化石为恐龙化石。目前,相关部门已对该化石点位进行了保护性采集。
如果说恐龙是我们对生灵驰骋大地的想象那化石就是时间长河中翻滚起伏的波浪日前历经5年多时间的发掘修复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两例恐龙化石被揭开了神秘面纱长约5米的剑龙类恐龙化石和长约1米的角龙类恐龙化石这两只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至1.
中新社贵阳11月9日电 (周燕玲)记者9日从贵州省博物馆获悉,早年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发现的恐龙化石群,最新研究表明距今约1.9亿年,包括至少三个成年个体和五窝恐龙蛋(共约50枚),化石材料显示部分恐龙蛋处于胚胎发育阶段,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蛋和成体保存在一起的恐龙化石。
8月22日,贵州兴义一男子发视频称,万峰林附近一山体惊现一块完整的恐龙化石。男子文中称,由于山体滑坡的原因,才让恐龙化石出现在大众视野。视频中,恐龙化石附着在山体上,周围散落一地碎石,现场拉起了警戒线。
据科技日报,27日,记者从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获悉,科研人员在赣州市赣县区抢救性发掘的巨型恐龙化石,历时近两年,完成了清理和修复工作。专家介绍,这具巨型恐龙化石体长超过15米,在江西来说是首次发现,在全球也属罕见。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昆明1月12日电 (记者赵汉斌)12日,记者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脊椎动物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合作,在重庆渝北区发现侏罗纪早期距今约1.
9月24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中心的古生物专家来到贡井区一处建筑工地的边坡,小心翼翼地使用工具将几块化石取出,然后带回馆内收藏。根据他们研究,基本确定该化石为恐龙的肢骨、肋骨和椎体,距今大约1.5亿年。
日前,“东兴市楠木山村恐龙化石产地专项地质调查”项目通过了广西自然资源厅组织的评审验收。经初步判断,产地内至少有3到4只恐龙个体化石。该项目于2021年启动,主要对调查区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项目组成员还发现了植物化石、双壳类化石和疑似龟鳖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