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间,她的心被狠狠刺痛了。可有些事,错过便成遗憾,哪怕再后悔,情绪也无法弥补内心的愧疚。河南一女子因和年迈的工人砍价而倍感自责,这一幕让人不禁反思: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不起眼却沉重的劳动?这件事源于一次简单的搬运需求。女子家里装修,需要将几袋水泥搬上二楼。
在河南项城,一个大爷把车上的水泥袋,放在一位大娘的肩膀上,再由大娘扛到不远处。两位老人都七十多岁了,干这活为了挣钱。当地村委会回应,老人常自愿劳动获取一定报酬,当地会定期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农村老人出来干活儿,是经常的事,但73岁的婆婆扛水泥,有违常情和伦理。
两会召开在即,关于提高农民养老金的提案,又成为眼下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视频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在车下背水泥,老爷爷在车上把水泥放在她背上,老奶奶把水泥扛下来,放在地上,不停的重复这个动作,一天要卸30吨水泥。
左江朝抗起三袋水泥他有时候在十字路口等活,更多的时候,是奋战在社区的楼道和大院里。他就是老密——大名左江朝。他时年48岁,外号老密,邢台市信都区南石门镇一位农民,知道他名字的不多,外号倒是很响亮,很多人知道老密。
1月15日,河南汝州,一位70多岁的大爷睡在工棚外面的地上。老伴患病需要钱买药,老伴每月买药需要二三百,补助只有八十,钱不够他就白天在工地搬水泥,每天能赚多少钱也不知道,他说:“人老了,活不好找。”晚上工棚人太多,住满了,所以他只能在外面睡。问起他的儿女,他说儿女也困难,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