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首位华人得主,20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数学博士,27岁破解数学顶级难题卡拉比猜想,30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他攀登一座座数学高峰,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弗兰克尔猜想、斯密斯猜想、镜像对称猜想,又获得了一个个荣誉。
看了好书,欢迎写读后感给我们:见原文邮箱地址,一经选用稿酬和好书双重酬谢。2021年春,清华大学发布“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宣布即将面向全球招收初高中的数学天才少年,培养未来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
从丘成桐出版的自传《我的几何人生》中,我们或许可以窥得一二,希望对您也有所启发。22岁博士毕业,25岁任副教授,27岁攻克世界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一举成名,囊括了国际数学界两项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
丘成桐,美国哈佛大学数学与物理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克拉福德奖、沃尔夫奖得主,发展了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技巧,使得微分几何学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解决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众多难题,影响遍及理论物理和几乎所有核心数学分支。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人物丘成桐,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终身教授。“数学家盼望的不是万两黄金,也不是千年霸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赵白生,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教授龚新奇,围绕丘成桐先生人生故事,结合数学人才如何培养、真正的学者如何造就等话题与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展开圆桌对话,从不同学科视角阐发丘成桐先生的自传——《我的几何人生》的多元魅力。
丘成桐月前我在汕头参观了我出生的小洋房。这小洋房是我父母新中国成立前购置,作为我们一家人居住的。75年的老房子经汕头市大修得以重睹,非常感激人民政府的厚爱。我也见到父亲走过的路。我发觉它和我一生走过的路、想要做的事情,何其相似!只是大时代的走向不一样,我比他幸运得多!
7月22日,一群怀揣着科学梦想的青少年走进了享誉盛名的清华大学,参加了国际基础科学大会青少年专场活动——《大师面对面》。在这个充满科学思想和创新氛围的活动中,近200名各地师生在现场和9位国际顶级数学、物理领域大师对话交流,展开了一场青少年与科学大师的思想碰撞。
来源:人民日报月前我在汕头参观了我出生的小洋房。这小洋房是我父母新中国成立前购置,作为我们一家人居住的。75年的老房子经汕头市大修得以重睹,非常感激人民政府的厚爱。我也见到父亲走过的路。我发觉它和我一生走过的路、想要做的事情,何其相似!只是大时代的走向不一样,我比他幸运得多!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必须在科技上成为强国。我们必须掌握这些科技的根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多姿多彩,但是基础科学中的基础是数学科学和理论物理。而数学既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一切工程理论的基础。”“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第二期主讲嘉宾丘成桐。
(视频 | 时长共1分33秒)丘成桐寄语汕头学子“做研究不容易成功,要从失败中学会怎么站起来,探索向前走的路径。”3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莅临汕头,与汕头师生代表交流座谈时,金句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