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场大战中,一支世界排名第二强的战列舰舰队却在大部分时间成了旁观者,直到最终覆灭。然而,作为这支海军的缔造者,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却是《海权论》作者马汉最忠实的追随者,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的原则。
序章(下)题图:至“一战”结束,欧洲交战各方两败俱伤,只换来皑皑白骨……“一战”在开战之初,被欧洲人看作是一场平常而该打的战争;并认为它会很快结束。各国首脑有信心,百姓兴奋冲动,踊跃报名参军。仿佛这场战争与1806年,拿破仑用1500发炮弹打垮普鲁士军队没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卷入国家33个、人口15亿,伤亡3000余万人。一战结束后,由于原有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时隔不到20年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把84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火,军民伤亡1亿余人。
1914年,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战争规模、伤亡人数等各个角度来说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很多人眼中,一战对欧洲和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甚至要超越二战,这种影响超出人员、经济的损失之外。
1914年,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战争规模、伤亡人数等各个角度来说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很多人眼中,一战对欧洲和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甚至要超越二战,这种影响超出人员、经济的损失之外。
今天这一代人,是在灾难、破坏和危机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觉得战争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几乎每天都会爆发战争,而我们这一代人自世纪之交以来一直对世界上的人充满信心,要我们向今天这代年轻人描述当时那种乐观主义和对世界的坚定信念,也许是很困难的。
《华尔街日报》的年度书单新鲜出炉,包含虚构与非虚构两大类。以下书单由著名阅读类微信公号拇指阅读(muzhiyuedu)翻译,看到这些好书,突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拇指阅读微信号(muzhiyuedu)Via 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