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门深圳人习惯称之为“老东门”的深圳老街形成于明代中期,又叫“深圳旧墟”,地处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以北,以现今的东门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贝路等主要街道为构架。民国期间形成的“深圳新墟”,包括今之和平路、建设路、人民南路、火车站等,构成约三十五万平方米的小城镇。
编者按:四十余载,从东到西,深圳的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城市的日渐繁荣,深圳商业也蓬勃发展。近年来,深圳加大力度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各区摩拳擦掌、铆足马力,在商圈的不断“进化”中刷新着人们对“逛街”的传统认知,也塑造出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作者:黑天鹅“不到东门老街,就不算来过深圳。”晚明始,东门老街一直是方圆数十里著名的商业墟市。东门对于深圳,正如北京路之于广州,南京路之于上海。然而,搜索“深圳东门”,落寞、生意惨淡,诸类字眼映入眼帘。来源:今日头条昔日人烟鼎沸的游乐场,今日荒凉的湖泊,湖上还漂浮着些许树叶。
这是第二次与深圳的匆匆一瞥了。也算是与广州和深圳有缘吧,青年时曾到华南理工大学参加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期间广州、深圳和珠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好感,天蓝、花好、干净。这次春节出游也是两周时间,再一次来到广州,在珠海和深圳短暂停留,给我的感受依然是整洁的城市,繁华似锦。
时间是一条河每分每秒都在带走些什么,又带来些什么回忆是河道我们顺着被青草覆盖的堤岸,溯源而上在柳州人的记忆里有一座城墙,叫“东门”柳州东门城楼 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罗湖,深圳最早的建成区,老深圳人的城市记忆聚集地,众多来深建设者的第一站,这里从来不乏人气和话题。漫游罗湖,纵横便利的交通,底蕴深厚的学校,八方荟萃的美食,风格各异的商圈,高耸入云的建筑群和烟火丰盛的城中村交汇相融,绿意葱茏的锦绣山水点缀着欣欣向荣的万象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