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掠夺式的捕捞,这个素有长江“双肾”之一称呼的淡水湖,鱼类资源越来越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根本遵循,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退捕上岸后人社部门提供技能培训、招聘会、公益性岗位,还有养老保险,让我们安心开始新生活。”今年以来,人社部积极会同农业农村等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长江流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保持安置保障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着力巩固安置保障成果,切实提升服务针对性和就业稳定性,推动退捕渔民上岸就业有出路、长远生计有保障。
现在离年底只有4个月了,时间比较紧迫,四川情况如何?8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四川省大力推进非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7月31日按时完成退捕渔民渔船建档立卡工作;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表示,自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按期实现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禁捕。中国网 郑亮 摄。长江渔业资源曾占比60% 现在不到0.16%。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聚焦解决部分地方存在的思想松懈、非法捕捞隐患较多、执法监管能力不足、水生生物养护不强等问题,持续巩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果,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助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红网时刻4月28日讯在今天举行的湖南重点水域禁捕和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副省长隋忠诚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对全省禁捕退捕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红网时刻新闻4月17日讯为强有力推进全市禁捕退捕工作,4月14日下午,邵阳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市禁捕退捕工作推进暨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部署会,学习了全省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宣读了《2023年长江禁渔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计划》《2023年邵阳市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听取了各县市区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并就全市禁捕退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7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并答记者问。
筑牢民生底线,是保障长江“十年禁渔”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这件大事,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相关工作做细做实,多开发就业渠道和公益性岗位,让渔民们稳得住、能致富。
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视频剪辑 陈希摄影记者 宋枕涛通讯员 朱李 汪灿收了渔网,弃了渔船,对渔民来说,就是自弃饭碗。可是,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健康,为了长江母亲河的欢腾奔流,渔民们响应禁捕退捕的号召,自2020年开始,渔民上岸,角色转换,谋新局、开新篇、走新路。
这不论对靠太湖捞生活的渔民,还是生活在江南的各个城市的市民来说,影响确实有点大。这在许多人说来,是“禁捕”。然而,事实上退捕并不是禁捕。9月10日,央视新闻曾表示——长江干流明确10年禁捕,太湖、滆湖则是“退捕”,今后还是会有组织地进行适当捕捞,并不是10年中从此不再捕捞,重点是改变原先滥捕的捕捞方式,改为有增殖、有配额捕捞,更有效地保护好鱼虾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