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发布。《解释》明确,高空抛掷物、坠落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具体侵权人是第一责任主体,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的物业服务企业承担顺位在后的补充责任。
近日,家住上海浦东新区御青路328弄16号的沈阿婆反映,她无意中发现,01室这一列4楼、5楼靠近厕所位置的外墙上竟然有疑似排泄物。阿婆随即将情况反映给了居委和物业,由于污物已经凝结在了外墙上,物业只能艰难地,用长竹竿绑着铲子清除。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高空抛物侵权责任。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并自2024年9月27日起施行。
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下称《司法解释》),自2024年9月27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聚焦民法典施行后,社会广泛关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亟须解决的争议问题,明晰责任,定分止争。
更加压实相关方的责任,更好维护人们“头顶上的安全”治理高空抛物顽疾,又开出一剂良方。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自2024年9月27日起施行。
吉林长春去年6月发生一起高空抛砖致死案。记者10月21日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已对被告人周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死刑复核一案依法作出裁定,核准周某死刑,立即执行。遵照最高法下发的死刑复核裁定,周某21日被执行死刑。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刘浩近日,江苏省昆山市印象花园小区发生的“高空抛大便”事件引发广泛社会关注,随后,物业要求全单元楼住户验DNA配合调查的通知截图也在网上流传开来。这些年,关于高空抛物的新闻屡见不鲜,纠纷不断。高空抛物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而其背后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小觑。
关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补偿范围,审判实践中存在争议。最高法院结合既往判决和执行情况,目前采纳了“适当补偿”的意见,以兼顾权益救济和保障公平文 | 《财经》记者王丽娜编辑 | 朱弢高空抛物、坠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业主停在路面停车场的车辆被高楼上扔下的酒瓶砸中,车辆被损坏,但未能找到肇事者,业主要求物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物业公司拒绝赔偿。近日,四川省米易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以物业公司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为由,判决被告某物业公司赔偿原告秦某损失1155元。
文/舒锐(作者舒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法律工作者,法评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2023年6月,28岁的小娄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夜市小吃街被周某从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中,不幸离世。
今年9月1日下午5时左右,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7岁女童小芳(化名)在小区内玩耍时被从天而降的瓷砖砸中,后被诊断为鼻子骨折,至今无法查明抛物者。对此,小芳家人认为物业公司没有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导致高空抛物、坠物事件造成小芳受伤,便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
2023年6月,28岁的小娄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夜市小吃街被周某从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中,不幸离世。抛砖男子此前还曾在高楼向外投掷两桶5升桶装水、三罐未开封可乐,砸到另外二人。同年12月13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被害人家属丧葬费等四万余元。
前几天在昆明市彩云北路一个小区里一辆玩具汽车突然从天而降险些砸中路人事件 玩具车从天而降从附近商户现场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到,从天而降的是一辆蓝色的玩具汽车,已经摔得四分五裂。发现有高空坠物的情况后,这名商户报了警。
郑兴隆近年来,随着高层住宅越来越多,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高空抛物、坠物导致的安全事故。近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一小区高层住户闫某在家中与妻子发生争执,夺下妻子手中水果刀扔出窗外,致路过的一名外卖骑手手背受伤。目前,闫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