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少年包青年》因为楚楚的茶壶头在微博上怒刷存在感↓作为吃瓜群众的橘子君看到这条微博之后,忍不住去看了几集《少年包青天》。看完之后橘子君惊奇的发现少年包青天里的梗可不是只有茶壶头啊!首先剧中的大家真的嘲讽技能MAX。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几乎所有的包公戏都将包拯称为「包青天」,但宋人似乎并没有将清官叫成「青天」的习惯,检索宋代史料,我没有找到宋朝称官员为「青天」的记录。
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个人不知道“包公”,以“刚直不阿、断案如神”闻名的北宋官员包拯,早已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人们提到包拯时,通常要用“包青天”三个字来表达对他的敬仰。但实际上,“青天”这个称呼,乃至很多人对包拯的认知,主要还是来源于民间戏剧。
包拯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北宋嘉祐八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拯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拯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
包拯,人们俗称包公或包青天,这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包公又叫“包龙图”,一般只有在小说和戏剧中见到。如明代小说《警世通言》,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一章,《铡美案》剧中,有“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唱词。包公为什么又叫包龙图?说来有个故事。
骆驼在前两天的文章中,分别聊了一下从青年到老年都绯闻不断的欧阳修,以及有“包青天”之称的包拯。公元99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的包拯,于公元1027年高中进士,而在前一年,1007年在四川绵阳出生的欧阳修,则刚经历了自己的第二次考试失败。
2020年上半年完结的宋朝题材电视剧《清平乐》中包拯也有出场,戏份虽少,却令人印象深刻,毕竟不是谁的外号都能叫做“弹弹弹”。包拯的那些事儿。提到包拯包大人,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黑”,但事实上包拯并不是一块“黑炭”,相反还是一个白面书生,至于怎么被传为“黑炭”可能是因为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