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络报道中提及“灯泡厂孙姐螺蛳粉疑用福寿螺”引发网民关注,7月3日,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根据官方通报,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对涉事产品进行了现场抽样,并将样品送至渔业水产专家处进行鉴定。
就近日网络报道中提及的广西柳州“灯泡厂孙姐螺蛳粉疑用福寿螺”一事,7月3日,柳州市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该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报道中所提及的相关企业和相关产品进行核查,有关核查情况如下:执法人员从网上进入报道中所提及的“孙姐螺的店”小红书店铺搜索查询,发现网友爆料所
7月3日,一则关于“灯泡厂孙姐螺蛳粉被质疑使用福寿螺”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有媒体通过暗访相关产业链,发现包括“灯泡厂孙姐”在内的多家螺蛳粉品牌的产品中疑似使用了福寿螺,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随后,九派财经联系了淘宝孙姐螺旗舰店的官方客服。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购买的螺肉里掺杂了福寿螺。有记者暗访了福寿螺的产业链,发现每年至少几百吨的福寿螺涌入餐饮市场。所以到底还有什么能吃?福寿螺一斤只需5毛钱记者暗访的时候,一名螺肉贩子称:“购买一斤带壳的福寿螺仅需要5毛钱,相比起带壳的田螺一斤3元,冻肉10元来说,便宜太多了。
近日,“福寿螺上餐桌”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对此,柳州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于7月2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田螺肉质量安全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对柳州螺蛳粉实行全链条监管检查,守护柳州螺蛳粉“舌尖上的安全”。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7月5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针对“灯泡厂孙姐螺蛳粉疑用福寿螺”一事,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市场监管局通报称,执法人员对该品牌螺蛳肉供应商的4种不同规格的螺蛳肉进行现场抽样。经送渔业水产专家辨认,鉴定结果显示两个样品为田螺肉、两个样品为石螺肉,不是福寿螺肉。
入侵物种福寿螺因其被加工后冒充田螺销售,再度引发人们关注。6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刊发暗访福寿螺产业链相关稿件的当天下午,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查封涉事的汉寿县湘缘特种水产品有限公司、宏泰食品厂两家企业。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暗访福寿螺被加工后冒充田螺销售的报道引发多方关注。截至7月5日,多地省、市监管部门以及疾控部门刊文,对福寿螺食用风险等情况作了进一步说明和提示。湖南省、山东省和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了谨慎食用螺肉的消费提示。
有一种看似是美食实则极度危险的食物它可能携带多达6000条寄生虫严重感染者可能会致命......前不久在热搜中,竟然爆出螺蛳粉疑似用福寿螺来代替田螺。由于福寿螺的繁殖很快,抵不住部分商家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使用福寿螺肉,在去壳之后,很容易混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