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老编辑|法老飞鱼纹是明代传统寓意纹样之一,以飞鱼纹为补色的赐服称为飞鱼服。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稍异,非真作飞鱼形,是一种近似龙首、鱼身、有翼的虚构形象。其自出现发展至明代形成独特的纹饰。那么,明代赐服飞鱼纹是怎样发展下来的?
顶端评论员 张晓磊1月27日,河南洛阳,一群00后大学生身着飞鱼服,在高铁站迎接老乡回家过年。这波文旅热潮,各省都玩得很嗨,尤其是河南,把各种压箱底的技能都拿出来了,主打就是把游客伺候好,并把这种热情延伸到回家过年的老乡身上。清澈的大学生没想到,飞鱼服扮相还是惹事了。
将时间指针回拨五百年,明朝的土地上有一群特殊的人,威武昂然者身着飞鱼服神采凌人,落魄潦倒者一身布衣混迹小巷,寄人篱下者侍奉于高官身侧,但无论明面上的身份如何,做的是何种行当,当他们隐匿黑暗中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锦衣卫。
在最近热播的《尚食》里面也出现了锦衣卫的角色,在这部剧中,由演员王一哲扮演的游一帆就是一名锦衣卫,也许是由于演员的扮相问题,在他刚出场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马上反应过来这是锦衣卫,而是觉得他应该出自于东厂。
1月27日,一群00后大学生在洛阳高铁站扮锦衣卫迎接大家返乡,目的是“想让务工人员下车后感到温暖”。此举引发不小争议,不少网友认为,飞鱼服乃锦衣卫所穿,而锦衣卫在历史上恶贯满盈、声名狼藉,以此服装接客不大妥当。
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锦衣卫官员标准形象: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檐走壁,武艺高强,从事着保卫皇帝、暗护忠良、刺探倭寇、保国卫民等神圣而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作,堪比古代的007。但是,明朝的锦衣卫真的有这么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