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据央视新闻消息,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
原标题:有感于“赫赫而无名”“赫赫”与“无名”,本是形容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既然“赫赫”,何以“无名”?但恰恰在很多人身上,这两者得到了完美统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忠心为国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只为打造“大国重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2月9日电 题:民众追忆黄旭华:“赫赫而无名”的一生中新社记者 武一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于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听闻黄旭华驾鹤西去,看到他的人生经历,我也泪目了。他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可以没有明星,却不能没有他们。中国为什么要造核潜艇?核潜艇到底有多重要?1954年美国率先造出了核潜艇,苏联也不想落后,1958年也造出了自己的核潜艇。
潜光隐德 赫赫无名“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这段文字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中赫赫又无影的存在,说的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前 言1987年,一个来自远方的包裹悄然送达,里面装着黄旭华寄给母亲的一本杂志。
2025年2月6日,99岁的黄旭华院士悄然离世。直到1987年,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悄然揭开谜底,文中未署名的“他”,正是隐没于荒岛、投身核潜艇研制的黄旭华。这句看似矛盾的誓言,是黄旭华用一生践行的答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上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送别仪式在湖北省武汉举行,许多群众自发前来送别,其中还有很多人,是特意从黄旭华的广东老家赶来的。送别黄老,有一种致敬是“不远千里,送您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