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11月1日电 题:变“粪”为宝 今冬供暖锡林郭勒牧民有了“绿色”路径作者 奥蓝 邢美玲秋日渐远,冬季已近,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不少地区气温已跌破零摄氏度,供暖又成为牧民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最近,牧民白音宝力嘎买了5吨“环保煤”,打算今年冬天就用这个烧锅炉。
中新网呼伦贝尔8月12日电 题:在中蒙边境守护30年的内蒙古牧民:只为父亲的一个叮嘱。8月12日,这位居住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白音敖包嘎查的护边员受访时表示,“30年前父亲就叮嘱我,放牧时要多留心边境情况。”
图为牧民正在进行冰上阿日嘎比赛。金柱 摄中新网赤峰1月30日电(奥蓝 美令)30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格外热闹喜庆,阿鲁科尔沁旗第十一届冰上阿日嘎那达慕盛会正在举办。阿日嘎,特指经过加工的牛、羊、驼的踝骨。
内蒙古的秋天,总是带着一种别样的宁静。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金黄的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大地披上的华丽外衣。风从远处吹来,带着草的清香与牛羊的气息。牧民们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那天,我驱车沿着蜿蜒的草原小路前行,偶然遇到了一位老牧民。
这里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人们只能通过游牧畜群维持生计,而决定游牧民族命运的就是草。出发前需要把脱缰的马匹套起来,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体力活,男人们在栅栏内追着马儿跑,倔强的马群们不听使唤,用强劲的后蹄卷起大片黄沙,吹得男人们睁不开眼,一旁的妇女和孩子见状,笑得合不拢嘴。
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是经过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肩负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将光荣地出席党的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6日电 题:牧民的别样转场生活新华社记者蒋婧、连振、王雪冰初夏的朝阳缓缓升起,照亮了鳞次栉比的房屋牛舍。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达尔罕乌拉嘎查,山间渐渐燃起暑热。6月15日清晨,牧民额尔敦巴特尔一家开启从冬营地至夏营地的迁徙之旅。
中新网乌兰察布6月11日电 题:内蒙古牧民钢宝力达:“国家的孩子”跨代接力续写佳话中新网记者张林虎“60多年前,国家养育了我的父母,给予了他们新生命。作为‘国家的孩子’的后代,我有责任回馈社会,回报国家的恩情。”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钢宝力达如是说。
据了解,每年9月初,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扎木钦管理区便开始飘雪,气温最低时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冬季,国网兴安供电公司西哲里木中心供电营业所的工作人员们都会成为白毛风中的“逆行者”,去到白灾最严重的地方保障牧民群众正常用电。
12月12日,东乌珠穆沁旗的牧民在雪原上驯马。冬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被白雪覆盖。牧民赶着马群在雪原上驯马,为八方游客呈现了骏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12月12日,东乌珠穆沁旗的牧民们拿着套马杆合影留念。12月12日,牧民和游客观看驯马。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曾凌轲视频剪辑 杨凝寒网络下单、外地运草、分发到户……持续暴雪之后,内蒙古通辽天空放晴,牧民的生活也在慢慢恢复。11月13日,通辽后旗一位从事草料生意的李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草料需求量大,但价格有所上涨,这个冬天对牧民来说,有些难熬。
图为牧民与嘎查志愿消防队的队旗合影。西乌珠穆沁旗融媒体中心供图中新网锡林郭勒12月19日电题:内蒙古锡林郭勒:牧民化身马背消防员守草原护家园作者 奥蓝 巴达日呼 苏德额尔登寒冬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白雪茫茫。这几天,乌云毕力格和乌日图那斯图同往常一样,在放牧之余还要巡逻。
这个冬天,努力布仓跟牧民邻居们比往年都忙。昨天一天,他们一起包了约5000个包子。蒙古包子是内蒙古草原上代代相传的传统美食,一直以来都是春节等节假日不可或缺的佳肴,承载着草原人民心中难以磨灭的年味与家的温暖记忆。
进入11月,内蒙古阿拉善盟一年一度的骆驼冬季转场拉开了帷幕。这两天,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嘎查的牧民们向着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进发,他们要在沙漠中寻找放养的骆驼。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嘎查牧民 冯会玉:今年我们从11月2日开始,就转场把骆驼往回收,总共有十五六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