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帝王陵墓,有三处,分别是辽宁的关外三陵、雍正的清西陵、河北的清东陵。它从顺治帝在位时就开始修建,一直建到慈禧太后去世,中间历时247年,里面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嫔妃、 3位阿哥、2位公主,共计161位皇族成员。
俗语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于金钱的追求没有错,错的是人们追求财富的方式不正确,而盗墓,则被很多盗墓贼认为获取财富的最快捷方式。尽管盗墓这种行为屡屡受到人们的唾弃,而在现实世界盗墓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很多人甚至将盗墓看作一件刺激的事情。
一个相貌平平的弹棉花老农,竟然潜伏在清东陵十多年的时间,并用自制的钥匙打开皇陵,差点将皇陵洗劫一空,这么“能耐”,难道这人有什么特殊的身份吗?1935年,河北一个名叫王绍义的人突然来到了马兰峪附近,并在这里安定了下来。
风靡一时的《盗墓笔记》,激起了无数人,对盗墓这一行业的好奇,也给盗墓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不,多年前,河北就有一弹棉花的老汉,用自制的钥匙,轻易就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陵墓大门 ,在贪婪的驱使下,差点搬空了整座皇陵。
这句出自天下霸唱之手的《鬼吹灯》里的经典台词,将盗墓这个神秘的行当推向了大众视野,小说里,摸金校尉、卸岭力士、搬山道人、发丘中郎将,各个身怀绝技,在古墓中探险寻宝,现实中的盗墓故事,可没有小说里那么浪漫,更多的是贪婪、破坏和对历史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