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即“出暑”。这时炎热逐渐退去,很多时候还会迎来一波“秋老虎”的高温。处暑时节早晚稍凉、中午气温略高,温邪尚在,而此时降雨量偏少,燥邪当令,所以处暑养生,要防温燥。饮食养生中医认为,肺喜润而恶燥。
肺腑如果肺脏失衡会怎样?1.皮肤呈锈色,晦暗。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 、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当肺脏功能失调,将反作用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2.便秘。中医认为,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失调,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3.
中医理论认为,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秋季常见的燥邪容易导致肺脏功能失调,出现流鼻涕、鼻干、鼻痒、咳嗽等症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肺肾功能失调形成原因主要是:病久、咳喘,肺虚及肾,伤耗肾精气,肾精气虚衰,气不归元,则肾不纳气,气化失施、失调而引变,痰湿水浊瘀循环化变错生。蛤蚧味咸,性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养血的功效。一,综合调整处方。组成:蛤蚧,五味子、白术、陈皮。随证加减。1.
九仙散(《医学正传》)组成:人参9g,阿胶12g,款冬花12g,桔梗9g,贝母9g,桑白皮15g,乌梅15g,五味子9g,罂粟壳9g用法:为末,每次服10g,温开水送下。主治:肺气虚弱,肺气不敛,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脉虚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