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以下简称北海局“极地”船)入列仪式7月5日在青岛举行。该船于2022年11月开工建造,2024年6月24日建成交付,母港位于青岛,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
中新网青岛7月5日电(胡耀杰 王禹)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简称北海局“极地”船)入列仪式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举行。该船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据介绍,北海局“极地”船于2022年11月开工建造,2024年6月24日建成交付,船长89.
2024年7月2日傍晚,“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抵达山东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将向公众开放参观。“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是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续航力为14000海里,具备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冰区加强等级为PC6,船艏向破冰能力为0.8—1.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7月3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靠泊青岛奥帆中心码头。 2024年7月3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和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向公众开放参观,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感受中国极地科考大国重器的难得机会。
“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和“极地”号破冰调查船日前亮相山东青岛奥帆中心码头,举办为期一天半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国极地科考大国重器的魅力。“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来源:新华网今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中国极地考察的硬实力如何?7月3日至4日上午,“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和“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双双亮相山东青岛奥帆中心码头,举行为期一天半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各类船舶往来码头司空见惯。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7月5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入列仪式在青岛举行。该船于2022年11月开工建造,2024年6月24日建成交付,母港位于青岛,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
继“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完成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今年4月在青岛举行返航开放日活动、向市民开放参观后,7月3日-4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以下简称“雪龙2”号)、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以下简称“极地”船)又停靠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向公众开放参观。
7月3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和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一起亮相山东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向公众开放。“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于6月24日在广州正式命名交付后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参观。据悉,“极地”船船长89.95米、型宽17.
近日,记者获悉,正月新年,“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正在渤海冰区逐冰而行。据了解,“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下,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开展了国内首次冬季渤海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总台记者2月3日从中山大学获悉,2月1日,“中山大学极地”号执行渤海冬季航次期间,在渤海冰区—辽宁营口顺利完成船—岸海冰协同观测,首次在北半球最低纬度的海冰区,成功尝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海冰同步观测,为发展极地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来源:青岛日报社】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8日讯 27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完成首航试验任务返回青岛。本航次历时53天,总航程近1万海里,航次多项试验结果表明,该船各项性能优越,为下一步开展科考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考察期间,“极地”号开展了破冰试验。
总台记者2月3日从中山大学获悉,2月1日,“中山大学极地”号执行渤海冬季航次期间,在渤海冰区—辽宁营口顺利完成船—岸海冰协同观测,首次在北半球最低纬度的海冰区,成功尝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飞—科考船联动的海冰同步观测,为发展极地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