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通讯员 王慧文11个月大的男婴小明(化名)最近总是睡不安稳,哭闹不止,老揉眼睛。不经意间,妈妈发现孩子睫毛上有个皮屑样“小颗粒”,无论怎么擦都无法帮孩子擦掉,于是便前往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眼科就诊。医生接诊发现,其睫毛上竟爬满了虱子。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也有很多人叫它“针眼”。大多数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出现急性化脓性炎症,所以它一般是长在睫毛根部,或者眼睑内侧,常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的症状,甚至整个眼睑可能会肿胀。
由于长时间用眼,或者熬夜、揉眼睛都是很容易导致麦粒肿的出现,而单纯的麦粒肿它的治疗也是很简单。麦粒肿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俗称针眼,是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因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临床症状主要为患处红、肿、热、硬结及压痛等。别乱揉眼睛,小心导致麦粒肿!
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 2910 篇文章麦粒肿俗称针眼,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疾病。宝宝年纪小,经常哭闹,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所以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在眼皮边缘长出的麦粒肿称为外麦粒肿,是指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发炎。
麦粒肿和霰粒肿都是眼睑的炎症疾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发病原因、诊疗方法和预后方面都有一定区别。麦粒肿,又称“脸腺炎”,其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是眼科常见病,患者一旦发生麦粒肿,眼部常常伴随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虽然麦粒肿很常见,但不要不当回事儿。”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高雪介绍,如果麦粒肿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容易引起感染扩散,反复发作,脓肿破溃甚至皮肤表面会留下疤痕。麦粒肿由眼睑腺体感染细菌引起高雪介绍,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主要由眼睑腺体感染细菌引起。